國際電子商情從外媒獲悉,消息人士透露,“AI四小龍”之一的商湯科技(SenseTime)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,這次融資將該公司估值為100億美元。該公司還考慮在融資完成后赴上交所科創板上市。這是商湯科技今年第二次傳出IPO消息...
據路透社報道,有三位消息人士表示,中國科技初創企業商湯科技預計將從新一輪融資中籌集15億美元,融資后公司估值100億美元。此輪融資將在2020年內完成。
其中一名消息人士表示,商湯科技最近幾周在與中國證券監管機構進行磋商,并表示該公司還考慮在最近一次融資之后在赴科創板上市。
公開資料顯示,商湯科技成立于2014年,是人工智能算法服務商之一,研發并建立了深度學習平臺和超算中心,主要提供基于技術的應用,包括面部識別、視頻分析和自動駕駛等。其人工智能技術一直被智能手機制造商小米和OPPO,蘇寧以及中國移動和阿里巴巴等公司使用。
至于商湯將何時赴科創板上市,該名消息人士則表示“只是個初步計劃,發股的規模和日程都沒有確定”。
消息人士進一步透露,由于商湯科技的主要本土競爭對手曠視科技也沒有上市,預計前者可能會晚一些時間在科創板上市。
針對上述消息,商湯科技方面表示:不予置評。
國際電子商情了解到 ,這并非商湯科技首次傳出IPO的消息。早在2017年時,商湯科技創始人就曾透露,正考慮在美國、中國香港或大陸上市。
不過,外媒分析指出,鑒于目前的形勢,商湯科技在海外上市似乎比較困難,因為全球投資者和投資銀行可能會避開被美國列為目標的公司。
因為在2019年10月,商湯科技、海康威視、大華、科大訊飛、曠視、美亞柏科、溢鑫和依圖等28家中國機構和企業被美國商務部列入“實體清單”,該清單中的企業被禁止從美國購買元器件和技術。
到了今年3月,有消息傳出,商湯科技推遲了今年在香港IPO至多融資7.5億美元的計劃,轉而尋求在私募市場融資5億美元至10億美元。對此,商湯科技官微3月底正式回應澄清“商湯并不曾有上市具體時間表!”
時隔不過數月,再次被傳有意IPO的商湯科技是否將登陸科創板還有待進一步觀察。
鑒于中國政府近年來加大了對集成電路產業的扶植力道 ,降低了資本市場準入門檻,有業者分析認為,若商湯近期有上市計劃,中國市場將是最優選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