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對于許多LED廠商來說是艱困的一年,整體產業歷經供過于求的壓力,以及全球貿易摩擦造成的終端需求停滯,使得LED廠商的營運表現普遍不如預期。
根據集邦咨詢LEDinside產業供需數據庫數據,2018年LED封裝產值達到184億美元,相較于2017年僅成長3.1%。
LEDinside研究協理儲于超指出,從前十大LED封裝廠的營收排名來看,名次與2017年沒有太大變化,前三名依舊為日亞化、歐司朗、Lumileds;位居前十的臺灣地區廠商為億光與光寶,中國大陸廠商則是木林森與國星光電。但是從各別廠商營收規模來看,前十大LED封裝廠商的營收僅首爾半導體表現較佳,其余廠商的營收普遍呈現持平甚至衰退。
分析主要原因,除了全球貿易摩擦影響終端產品的市場需求之外,整體產業的供過于求造成跌價壓力,也拖累廠商營收表現。LEDinside觀察,2017至2018年間,中國內陸城市為了吸引LED封裝廠商進駐投資,提供各種補貼政策,造就一波擴產風潮。而許多LED封裝廠商擴充產能之后,開始大幅降價,甚至積極搶食一線廠商的代工訂單,以消耗閑置產能。此舉造成許多二線LED廠商因擴充產能而營收暴增,但是一線大廠營收卻停滯不前。
但也有部分廠商表現亮眼,例如首爾半導體在背光以及車用照明業務打進大客戶的供應鏈,營收持續成長。光寶則是在紅外光LED以及車用照明領域有不錯的表現。
展望2019年,隨著全球貿易紛擾逐漸緩和,終端需求終將復蘇,而客戶信心回升后將有機會出現回補庫存的需求。因此LEDinisde預估整體LED封裝產值將會達到199億美元,相較2018年成長約8.2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