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半導體行業的快速發展,應用場景不斷擴展,嵌入到從汽車等各類產品中,同時伴隨著人工智能、虛擬現實和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出現,半導體的市場需求不斷擴大……
近日,據知名的研調機構顧能(Gartner)預估數據顯示,2018年這一年的全球半導體產值約4767億美元,上漲13.4%;其中,三星(Samsung)受惠于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(DRAM)市場成長,再度穩居龍頭地位。
而早在2018年1月,Gartner預計2018 年全球半導體營收預估將達到4,510億美元,相較2017年的4,190億美元增加7.5%。現在看來,2018年的全球半導體產業的表現已經超出預期。
根據顧能統計,2018年前4大半導體廠排名維持與2017年相同不變,三星市占率15.9%,蟬聯龍頭地位;英特爾(Intel)市占率13.8%,居次。SK海力士(Hynix)市占率7.6%,為第3大廠;美光(Micron)市占率6.4%,居第4位。
三星已經是連續兩年登頂第一。
2018年全球收入排名前10位的半導廠商(單位:百萬美元) 資料來源:Gartner(2019年1月)
2017年,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初步統計結果顯示,全球半導體總營收為4,197億美元,較2016年成長22.2%,其中供應不足局面推動存儲芯片收入增長64%,它在半導體總收入中的占比達到31%。
作為最大存儲芯片供應商,三星在2017年半導體市場的份額達到14.6%,首次從英特爾手中奪走第一寶座,這是自1992年以來,英特爾首次被拉下第一名寶座。
在2017年,存儲芯片占據了半導體總收入增幅的三分之二以上,成為了最大半導體類別。供應不足引發的價格上漲成為了推動存儲芯片收入增長的關鍵動力。2017年NAND閃存芯片價格實現了歷史上的首次同比增長,增幅為17%;DRAM內存芯片價格增長了44%。
根據顧能的數據,存儲器市場在DRAM產品平均售價走揚驅動下,2018年營收成長27.2%,占整體半導體市場比重達34.8%,不僅是最大的半導體產品市場,且是成長最大的領域。
此外,存儲器中的儲存型快閃存儲器(NAND Flash)市場供過于求,產品平均售價滑落,不過,在固態硬盤(SSD)市場成長及智能手機存儲器容量增加驅動,2018年NANDFlash營收仍成長6.5%。
目前,中國半導體產業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,發展程度低于國際先進水平。在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大規模引進、消化、吸收以及產業的重點建設,中國已成為全球半導體市場最大的市場。數據顯示,2017年中國半導體市場實際銷售額為7200.8億元,同比增長13.7%。預計2018年中國半導體產業銷售額將進一步增長,達到8295.3億元,增長率為12.9%。
隨著半導體行業的快速發展,應用場景不斷擴展,嵌入到從汽車等各類產品中,同時伴隨著人工智能、虛擬現實和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出現,半導體的市場需求不斷擴大。數據顯示,2017年中國半導體市場規模為16860億元,同比增長11.4%。伴隨著中國集成電路設計、制造、封裝等產業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持續增長,預計2018年中國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18951億元,增長率為12.4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