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信部表示,未來20%左右的5G設施,用于人和人之間的通訊問題,80%用于物和物、物和人,也就是物聯網,像未來的無人駕駛汽車……
對于大家關心的5G,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1月10日表示,相關產品下半年有望上市,近期會發放5G臨時牌照。
苗圩重點給大家描繪了5G技術的發展藍圖。
今年,我國將進行5G商業推廣,一些地區將會發放5G臨時牌照,使大規模的組網能夠在部分城市和熱點地區率先實現,同時加快推進終端的產業化進程和網絡建設。
與此同時,下半年還將用上諸如5G手機、5G iPad等商業產品。
苗圩表示,未來20%左右的5G設施,用于人和人之間的通訊問題,80%用于物和物、物和人,也就是物聯網,像未來的無人駕駛汽車。
在人和人的通訊方面,中央電視臺去年10月1日,剛剛開通了第一個4K超高清頻道。將來隨著節目源不斷地豐富,網上會有更多的高清視頻節目,那么用5G技術,不管是下載也好、觀看也好,大家的體驗能夠更好。
除了通訊領域,今年,國家還將加快5G技術在交通、教育、醫療、養老等各個領域的應用。
苗圩表示,這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車聯網。2019年1月9日,中國首個5G地鐵站在成都地鐵10號線太平園站正式開通,給5G產業鏈帶來了極大的提振。
他表示,將來在我們的路網上面,要進行數字化信息化的改造,將來的紅綠燈,不光發出紅綠黃,也同時使用5G無線信號,將來在智能網聯汽車上面,也都可以通過傳感器接收到這個無線的信號。
最終,構建起一個車、路、人互相連通的一個大的網絡體系。
不管你信不信,5G時代已經來了。5G產業鏈上游供應商們或已摩拳擦掌,準備迎接這饕餮盛宴。
據了解,在2018年12月8日,中國移動發布《5G產業發展與投資報告》,闡述5G時代下產業鏈變革及行業機遇、以及5G終端策略。毋庸置疑,隨著頻譜分配落地,建設周期啟動,各個參與者想要在這巨大市場中獲得一杯羹,就要積極準備,先發制人,產業鏈上游無疑最先受益。
從大的方向看,5G產業鏈由網絡規劃、無線主設備、傳輸設備、終端設備以及運營商組成。其中產業鏈上游主要為網絡規劃、無線主設備以及傳輸設備,這是5G規模組網建設的基礎,也是最先投資建設的部分,下游為終端設備以及運營商,用戶通過設備及運營商獲得5G網絡的使用享受。
如果把板塊細分,上游還可以細分成多個板塊,比如無線主設備可細分為核心網、芯片及模組、天線、基站以及視頻器件等。而每個細分板塊都有相對應的參與主體,比如搞核心網有華為、中興及愛立信,搞基站的有京信通信及中國鐵塔,搞天線系統的有摩比發展及通宇通訊等。